膽囊切除的後遺症(上)

    膽囊切除以後的後遺症如下:

1.容易脹氣。

2.除去脹氣之後會便秘。

3.若是沒有脹氣就容易拉肚子。

4.口乾舌燥。

5.免疫力降低。

6.20年以後容易哭。

7.容易受驚嚇。

8.膽固醇過高。

    人體每天分泌膽汁500~800cc,其中90%是水份。以分泌500cc為例,膽汁到膽囊以後,會被濃縮成50cc,而450cc的水份會被人體循環再利用。如果膽囊切除,每天就會浪費450cc的水份,因此會口乾舌燥。

    膽汁的成份有膽鹽(膽酸)、卵磷脂、膽固醇、水份、膽紅素。膽鹽本身沒有顏色,它的作用是分解脂肪,也就是乳化脂肪成親水性讓小腸吸收。因此,膽囊切除者,脂肪不容易分解,只要吃到油膩的東西就會拉肚子;嚴重者只要看到會想到油膩的東西就會反胃。所以常常有人說看到油膩的食物會反胃是有「佛緣」,站在醫學角度,這是膽汁分泌不正常所致。成人的乳糖不耐症也是這個原因。

    糞便夾雜脂肪的腹瀉稱為「乳糜瀉」,會黏在馬桶旁邊而水沖不掉。這種情況用滑石+肉桂治療。

    紅血球被破壞以後,分解血紅素,跟著脾靜脈進

入肝臟,和膽汁混和叫做膽紅素,也就是膽汁的顏色

到了膽囊也還叫做膽紅素,出了膽囊就叫膽黃素,

到十二指腸叫膽綠素,到大腸被細菌分解變成尿膽素

原,叫做膽褐素。和糞便混和之後,應該呈現黑褐色

。如果便秘加上小便呈現褐色(茶色),就表示膽囊

阻塞了。

    膽囊收縮正常,表示交感神經正常,所以膽囊切除者容易受驚嚇。初期交感神經興奮容易受驚嚇,時間久了,交感神經衰弱,所以容易哭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n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